中國制造業謀求突圍的典型縮影
隨著國內經濟走勢進入一輪輪紛繁復雜的討論中,國際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也讓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名片不再如從前般閃耀,而紡織業,這個曾經作為“中國制造”中的重要產業如今發展似乎也不如以前般“紅火”。
10月11-13日,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2016(秋季)以及中國國際針織(秋冬)博覽會同時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
在此次紡織行業較為重要的展會上,紡織行業接下來將如何發展成了焦點問題。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紡織業所謂“寒冬”其實并不成立,經過幾十年的蓬勃發展,中國紡織業在國際市場依然占有重要位置。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不斷推進,國內的紡織產業也將迎來新的貿易機會,與此同時,國內紡織業的創新探索也在不斷推進,從曾經的“拿來主義”邁入真正的“中國制造”。
無疑,此時的紡織產業成了中國制造業謀求突圍的典型縮影,其所面臨的挑戰和困局,以及其所具備的能量和潛力,都在當前這個轉型時刻集中體現出來。
困境難擋優勢
實際上,目前紡織業的利潤空間逐漸縮小已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一季度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666.6億元和38.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98%和9.4%,與去年同期相比,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基本持平,但是利潤總額的增速降低了4個百分點。
紹興朵茜紡織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依瑾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和國外經濟不景氣,對紡織面料的銷量造成了直接的沖擊。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較為劇烈,使得紡織企業都不敢貿然接大單、長單,以免帶來損失。外部經濟環境不佳,外商購買力降低,使得紡織業出口現狀越來越糟。”陳依瑾坦言。
數據也顯示,2016年1-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783.37億美元,同比下降3.33%,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額為718.15億美元,同比下降0.50%。
與此同時,成本升高成了又一道擺在紡織業面前的門檻,隨著紡織原料價格的大幅拉漲,織造產品盈利水平降低,廠家生產積極性受到影響。
另外,陳依瑾透露,現階段終端市場紡織企業普遍反映訂單較少,這也導致了織造企業庫存降幅緩慢。而紡織原料廠家庫存卻較高,就導致了下游工廠對原料采購趨向謹慎,維持剛需購入為主,且廠家常規品庫存較高的壓力下,企業多按訂單生產,機廠空臺率較高,影響了織造業生產積極性。
“人工成本成了大問題。”陳依瑾指出,當前國內的勞動力成本不斷升高,讓原本就以“薄利多銷”為“競爭力”的國內紡織業面臨了新問題。
盡管如此,國內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力依然不能小覷。國家紡織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認為,國內的紡織技術與面料品質在國際市場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陳依瑾也指出,“實際上,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的紡織產業都已形成區域型發展模式,在許多地區形成產業集群,這是其他國家與地區都很難實現的。”
打造專業精細化
那么,究竟如何將目前的機遇與紡織業潛力協調發展起來?
李斌紅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中國紡織產品的價格始終很難上去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產品附加值。“因此,新常態下紡織品開發應走在服裝前面,必須提前做好設計規劃,以市場為中心是紡織品開發的出路所在;紡織產品開發工作需要以精準分析為前提,通過提高創新能力來獲取市場競爭力。”
同時,李斌紅指出,“高附加值是紡織品開發的唯一出路,而企業在新品開發中,不能只解決人們的基本需求。”只有更多地解決人們的功能性需求和興奮型需求,產品才會具備高附加值。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指出,當前中國紡織在新常態下面臨著復雜的棉花市場形勢、化纖產能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節能環保約束壓力增大,這對于紡織工業的變革與創新的要求更為緊迫,對紡織企業的適應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
“接下來,產業用紡織品將會是整個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高勇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在內的幾大領域都成為了產業用紡織品的重要發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市場形勢的不斷變化,也使得紡織企業需要更專注于某一領域深耕細作。
陳依瑾指出,“由于國內各類紡織企業幾乎趨于飽和狀態,受到經濟大環境的沖擊,客戶都試圖用最低的成本購買最優質的布料。因此,只有在某一面料方面做到專業化、精細化才能為客戶提供最物美價廉的產品,反之,一味地追求產品種類多而缺少專業化品質的企業,未來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小。”
實現產業鏈互聯
而在精細化發展之外,實現產業鏈的互通互聯也尤為重要。
蘭州三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只有借助服裝,將產業鏈進行延伸,才能保持紡織企業的新鮮活力。
記者在與許多企業的溝通交流中得知,目前企業能夠實現利潤增長的很大功勞都來自于從研發開始,將產業鏈實現貫通與延伸,許多紡織企業實現了與服裝品牌的直接接觸,從研發到銷售,都與設計人員進行直接接觸,不僅能夠更好地把握流行趨勢,也能夠實現利益******化。
陽光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與服裝等下游產業鏈實現連接,才能夠把握到正裝需求有所下滑,目前男裝正在從正裝向休閑裝方向過度,這將更好地應用在面料的生產和研發上。”
而除了企業外部的互聯互通以外,企業內部的有效貫通也將是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斌紅認為,紡織品開發,是要能把產品的用途、外觀、功能、價格等因素準確地用專業的語言描述出來,在此基礎上協同企業內部資源******化,設計出基于性能型和興奮型需求的新產品,而不是簡單地滿足基本需求。
對此,李斌紅提出,“這就要充分發揮員工的創新能力,使內部資源的******化。企業要在收集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定期做客戶規劃、產品規劃和技術規劃,對不同的客戶群有明確的產品策略和投入比例,建立以市場為中心面向產出的組織架構和流程,在部門之間建立起良好的與責、權、利掛鉤的分配機制。”